河南大学采购我司差示扫描量热仪氧化诱导期检测仪
详细说明
河南大学创立于1912年,始名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首任校长为林伯襄先生,校园选建于河南贡院 旧址之上。后历经中州大学 、 国立开封中山大学 ( 又称国立第五中山大学 )、省立河南大学 等阶段 ,1942年升格为国立河南大学 。 1952年院系调整 ,部分院系或独立建校或并入兄弟高校,校本部更名为河南师范学院 。后又经开封师范学院 、河南师范大学 等阶段,1984年恢复河南大学 校名。 2008年10月,学校进入省部共建高校行列。2017年9月,学校入选首批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2022年2月,学校再次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111年来,学校恪守“明德新民,止于至善”的校训,形成“团结、勤奋、严谨、朴实”的校风和以“百折不挠、自强不息”为核心的大学精神,培养70多万名各类人才,为教育振兴、科学技术创新、文化传承、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作出突出贡献。
在等温动力学研究中对非等温动力学数据来进行分析是为了确定速率方程(表4.3)和用来合理地描述实验结果的Arrhenius参数。在一个典型的非等温动力学实验中,反应物样品所处环境的温度会根据某些特定的程序发生系统的改变(通常但并不全是温度随时间的线性增加)。所有的动力学结论的数值最终取决于由原始测量数据所得到的α、t和T的精度(或者通过微分的方式得到的dα/dt或dα/dT等),其中最重要的是由一个确定的化学计量反应来确定α。在非等温实验过程中,动力学性质的变化可能比一系列的等温实验更容易被忽略。这些可能的变化主要体现在A、Ea和动力学表达式的形式g(α)或者f(α)的变化。另外,反应的化学计量关系、产物的产率和产物的二次反应温度也可能随温度而发生明显的变化。同时,可逆反应、同时反应和连续反应的相对贡献也会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少研究者对非等温动力学得到的结果的合理性持怀疑的态度。Boldyreva认为, 对非等温动力学研究的争议主要体现在其气温变化速率与等温研究相比加快了许多。在某些实验条件下,例如在非等温条件下进行的过程中,实验室测量时的反应速率应与实际生产或使用的工艺条件之间的尽可能接近。不能在缺乏更多、更直接的研究结果的情况下,使用非等温动力学方法来确定动力学参数和反应机制。Maciejewski则认为,将得到的动力学参数看做所研究的化合物的特性而不提到在进行动力学分析时所使用的实验条件的做法会带来非常大的风险。
理论上,等温和非等温方法是用来确定某一反应的动力学参数的两种互为补充的方法,这两种方法都可拿来解决同一个问题。
等温研究代表了气温变化的众多可能性中的一个极限情况,原则上可以将等温条件下的这些变化应用于非等温研究中。这两种方法都有各自的优点和缺点,在实际应用中别妄图淡化或忽视其中任何一种方法的重要性。
在许多关于非等温动力学的论文中使用了基于反应速率对浓度依赖性的速率方程进行动力学分析(表4.3中F0到F3),这些反应类似于均相反应的行为。通过非等温测量,可以使反应中通常被认为是一个单一的反应过程变为一系列的多个步骤。
如果认为一个固态反应可以发生,那么应对基于几何模型拟合得到的数据来进行合理的评价,通过适当的其他互补的技术方法如显微镜技术等尽可能地加以证实所得到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