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玻璃钢模具,铸造木模,铝模具,泡沫模具,木模具加工厂家-米乐正宗官网app下载

米乐正宗官网app下载

米乐正宗官网app下载

对乌鲁木齐市第十七届人大第二次会议第2023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5-04-04 01:47:39 文章来源:米乐正宗官网app下载 点击次数:1

详细说明

  “十四五”期间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工作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等,为科学有序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提供了支撑。下一步,我市将

  (二)关于“将项目建设规划与中长期目标相协调,完善工作举措,切实把握工作的主动权”的建议

  我市积极做好源头管理,针对一定要按照装配式建筑建造的建设项目,要求各区(县)、教育及房管等项目建筑设计企业将增量成本计入项目建设成本,并在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规划条件、土地供应、施工图审查等前期审批审查环节严格把关,以上工作均已在日常工作中予以落实。此外,市建设局每年牵头开展装配式建筑专项检查,对建设项目的审批、审图、建设等情况做检查,有效促进了现行装配式建筑有关政策的落地。

  同时,为了切实把握工作的主动权,确保“十四五”期末装配式建筑长期目标的实现,市建设局借鉴内地先进经验,草拟制定了《关于进一步推进乌鲁木齐市装配式建筑绿色建筑等高水平发展的通知》,计划逐步扩大装配式建筑执行范围和等级,拟对部分规划新区和土地招拍挂一定规模以上的房建项目要求按照装配式建筑建造,争取2025年新建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由目前的20%提升到30%以上。目前,该文件正在征询意见,待修改完善后报请市政府发布实施。

  我市先后印发了《关于快速推进绿色建筑及建筑产业现代化促进建筑产业升级的实施建议》(乌政办〔2016〕85号)《关于快速推进乌鲁木齐市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实施方案》(乌政办〔2017〕68号)《印发关于快速推进乌鲁木齐市装配式建筑发展的通知》(乌政办〔2020〕72号)等一系列文件,对A级以上装配式建筑给予财政奖励、容积率奖励、税费减免等一系列优惠政策,有效促进了我市装配式建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积极性。目前,通过多方努力和协调,我市对采用装配式建造的商品房项目,已按照正负零工程进度标准办理商品房预售许可证;装配式建筑项目相关企业,按照项目级别及规模,可在建筑市场诚信评价体系中给予加分支持。

  此外,我市正在研究修订和出台装配式建筑相关激励政策,包括调整税收优惠政策,减免部分城市市政基础设施配套费,预制外墙建筑面积不计入容积率,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上浮且优先放贷等,逐步扩大激励政策的奖励范围和标准,以促进我市装配式建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积极性。目前,有关政策正在征询意见阶段,待修改完善后报请市政府发布实施。

  我市不断加大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的培养建设力度,现已建立了4家国家级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包括乌鲁木齐经济开发区(头屯河区)装配式建筑园区类产业基地1家以及新疆冶金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3家装配式建筑企业类产业基地,并于2022年新组织3家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开展了国家第三批装配式建筑生产基地、自治区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的申报工作。同时,针对装配式建筑产业链的短板、缺项,我局对相关企业的产能情况、产品价格及市场情况及政策需求等进行了专项调研工作,形成了调研报告,并在有关政策制定方面予以考虑,不断培育装配式建筑规划设计、施工、构件生产等行业龙头骨干企业。下一步,我市将以经开区(头屯河区)、米东区、达坂城区为聚集区,加快传统建材行业向装配式建筑构件、新型建材等领域延伸,指导和鼓励建材企业转型升级,积极组织我市相关建材企业申报绿色建材示范企业和智能建造产业基地等。到2025年,我市计划培育年产值超10亿元装配式建筑骨干企业4家以上,新增国家级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2个以上、自治区级装配式产业基地5个以上,为建筑业产业升级转型提供有力支撑。

  四、关于“建立完整系统、权威的标准化教育培训体系及工人技能培训机构”的建议

  目前,我市共有职业院校8所,其中,市属高等职业学院1所(乌鲁木齐职业大学),中等职业学校5所(含技工类),附设中职(职高班)学校2所。全市职业院校共开设110个专业(高职57个专业、中职53个专业),涉及建筑领域的专业有建筑工程技术、工程建设价格、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等三个高职(大专)专业,与智能建造、装配式产业相关联的专业有焊接加工、数控加工、机电技术应用等三个中职专业,机械制造与自动化、工业设计、电气自动化技术等三个高职专业。同时,我市鼓励装配式建筑企业创新人才教育培训模式,支持建筑类企业组织职工自主或委托有培训资质机构开展岗位技能提升培训,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现学校培养与企业用人的有效衔接。今后,我市将大力培育智能建造产业人才:一是逐步扩大培训供给能力,激发企业、职业院校、民办社会培训机构等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各类培训主体广泛参与的良好局面;二是深入开展建筑领域职业技能专项培训,按照自治区及市政府工作部署,承担乌鲁木齐市建筑领域技术工种职业技能培训及就业工作领导小组职业技能培训办公室职责,大力面向农村转移就业的劳动者、失业人员等就业重点群体和企业职工,组织并且开展建筑领域技术工种职业技能培训,加快智能建造、建筑工业化新型技术人才的培育。

  (一)关于“大力实施‘互联网+政务’工作,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的建议

  我市于2019年全面启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围绕审批时限压缩、数据平台建设、系统信息相互连通,审批效能全方面提升的总体目标,积极地推进审批环节精简规范、审批流程再造优化、审批管理系统搭建等改革措施。目前,我市整合15个部门、55项业务的分散窗口,设立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综合服务窗口,2022年在实现全流程审批时限90个工作日基础上,将8种类型工程全流程审批时限压缩至60个工作日以内,社会投资小型低风险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事项压减至13项,审批时限压减至15个工作日,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效能明显提升。下一步,我们将学习内地先进城市经验,推进社会投资项目“用地清单制”等重点改革举措,进一步促进审批流程“精简化”,强化业务协同“数字化”,规范审批管理“优质化”,创新监督管理方式“效能化”,确保改革措施落地见效,持续增强企业获得感。

  (二)关于“带领企业建立‘互联网+’协同工作模式,建设信息共享平台”的建议

  我市持续以“智慧城市”和“互联网+”理念为引领,推动建设了智慧工地等8项业务平台,深度推动技术融合、业务融合、数据融合,提升了智慧工地、大型公建能耗检测、地铁智慧运行、重点项目管理、造价管理、预拌混凝土动态检测等信息化管理上的水准,建设行业智能化管理上的水准得到一定效果提升。同时,我市于2022年底成功入选国家智能建造试点城市,是全国24个试点城市之一,也是新疆地区唯一入选城市,试点为期3年。我市将以此为契机,出台相关激励政策,积极推动智能建造产业集群建设,培育数字设计、智能生产、智慧施工等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和产业基地8家以上,建设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装配式建筑、智慧实施工程技术应用示范工程,积极引导建筑企业在部品部件生产、设计、施工等环节充分的利用信息技术,并探索推动建筑产业互联网建设,共享产业链上下游有关信息,促进建筑业与先进制造技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深层次地融合,推动建筑业提质增效和升级转型。

  我市积极地推进建筑信息模型技术(BIM技术)在建设工程中的应用,尤其是在装配式建筑工程的设计、生产、施工、运营管理等阶段应用,以优化装配式建筑的整体方案和资源配置,为实现装配式建筑全过程质量管控和责任追溯提供信息技术支撑。目前,全市在市文化中心等150余万平米典型项设计、施工阶段开展了BIM技术的落地应用,通过三维建模、模拟施工、碰撞检查分析,有实际效果的减少了错误,缩短了施工周期。下一步,我市将结合智能建造试点城市建设,积极开展BIM技术应用研究,逐渐完备有关标准规范,培育一批全生命周期集成应用BIM技术的示范工程,探索BIM技术在施工图审查、招投标及成果交付等环节的应用,逐步推动各参与主体的协同合作机制。

  再次感谢您对我市城市建设工作一如既往的关心和支持。对以上答复,如有意见,请及时告诉我们。

  开办:乌鲁木齐市人民政府主办:乌鲁木齐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承办:乌鲁木齐市人民政府电子政务中心政务服务热线

上一篇:梵映教育:数字浪潮下的黄金赛道影视与3D建模工作的机会与应战

下一篇:思看科技成功上市引领3D扫描技术新机遇